今年以来,我市围绕自治区打造“千亿级奶产业”和“高端奶之乡”的目标定位,优化奶业布局,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市将奶产业规划布局为河东现代奶业发展核心区、河西现代奶业发展提升区,优质奶源基地、优质饲草种植基地和高端乳制品加工基地的“两区三基地”,并成立奶产业专班,制定《年度推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专班实施方案》,按照以月度推进保季度任务,以季度任务完成推进全年任务完成的清单化管理模式,压茬推进。同时,以宁夏奶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和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为抓手,助推产业发展。年,争取宁夏奶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中央补助资金万元,计划建设项目4个,目前项目实施方案已报农业农村部备案;争取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中央补助资金万元,重点支持惠农区3个种、收、贮一体化饲草料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改造提升,建设6个现代智慧牛场,目前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通过项目实施,全市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将达99%以上,成年母牛年均单产将达到9.4吨以上,预计年全市规模养殖场草畜配套、种养结合生产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此外,我市还加快基地建设。以河东为重点,建设一批现代化牧场,宁夏瑞丰源等8家大型牧场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投入生产;利垦牧业二期、瑞丰源二期、鑫牧源3个牧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农垦贺兰山奶业三期、朔亚等5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已完成投资万元;河西20家牧场加快改造提升步伐。大力发展优质饲草。根据奶产业发展实际调优种植业结构,为提高鲜奶质量、确保优质奶源、促进奶业发展创造条件。截至6月底,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同比增长17.97%。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奶业发展蓬勃。牧场规模逐渐扩大,新规划奶牛养殖场设计存栏规模均在头以上,单体设计最大规模1.5万头,已建成万头以上养殖场10个,存栏已达到万头以上养殖场3个。智能化水平得到提高,围绕用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建设5G牧场、智慧牧场,推广应用5G智能监控、精准饲喂系统、推料机器人、挤奶机器人、环境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带动能力持续加强,形成了粮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现代畜牧业绿色发展模式,吸纳就近就地务工余人,人均年增收5.8万元,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6月底,全市奶牛存栏达9.87万头,同比增长41.01%。生鲜乳日产量由.1吨增长至.7吨,同比增长43.59%。其中,河东现代奶业发展核心区规模养殖场13个,占全市规模养殖场的41%;奶牛存栏达6.07万头,占全市奶牛存栏的61.5%。(通讯员张占红陈佳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