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背景
年,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成片的枸杞园划分给各家各户的农户后,有的不善于经营,再加上技术力量和配套措施不力,枸杞树龄老化,病虫害肆虐,枸杞效益严重下滑,大多数茨农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大面积挖毁枸杞现象开始蔓延,到了年10月,枸杞之乡中宁全县挖毁枸杞的面积比3年栽种的还多达到了亩,惊动了宁夏区药材公司和宁夏农业厅,他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实地调查,找出的原因:一是传统枸杞颗粒太小、产量低,效益差,茨农不再愿意种植枸杞;二是种植传统枸杞3年以后才开始挂果,投入年限太长,茨农没有种植积极性。
中宁县政府向自治区政府写了专项报告,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能够出台具体扶持政策,给枸杞种植户进行经济补贴,鼓励茨农不要再挖毁枸杞;请求自治区政府出面联系区一级科研单位,能够像六十年代那样,派出技术力量到枸杞之乡对枸杞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研究,开展科技攻关,扭转枸杞颓势。
时任县委书记兼县长的张居正带着枸杞生产管理站的技术员胡忠庆,到芦花台枸杞研究所,实地观摩学习宁夏农科院科研人员研究种植的枸杞经验。从此,两人在枸杞园里,开始了长达10年的探索。
二、10年探索
(一)从苗木良种良法繁殖入手
从年开始,枸杞生产管理站的科技人员在东华乡东华六队胡忠智家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是:扦插苗木栽后1-3年,亩产由12.5公斤上升为62.1公斤,有的甚至达到了.6公斤,与母树结果性状无变化单株占%。这直接证明了枸杞扦插育苗的优势。
从年春天起,中宁在全县开始了正式的枸杞硬枝扦插育苗工作。
试验证实:枸杞无性硬枝扦插苗优于种子苗和根孽苗,结果早、果实大、卖价高,栽植后,第二年就能收回成本,第三年就能获得比种植粮食作物5倍以上的纯利。
杨月凤图(二)幼龄枸杞早产丰产试验
枸杞苗木良种良法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后,年,中宁枸杞生产管理站在长山头乡石喇叭村设立“幼龄枸杞早丰产”、“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枝条修剪”、“地膜覆盖”、“不同水肥管理”等试验。
胡忠庆在幼龄枸杞整形修剪技术上,突破传统经验,在枸杞生长季节对强壮枝进行短截修剪,培养了幼树的骨干枝,从而快速扩大了树冠。短截的强壮枝,15天左右新生多枝条,其主枝延长枝,能生长出2-3条结果枝,全部结果,提高了幼龄枸杞当年产量。
针对强壮枝强化修剪试验,树冠增长快、主干支撑弱的特点,胡忠庆采取加设主干支撑棍的方法,解决了树冠留枝量过大、主干弱的矛盾,快速提高了枸杞产量——枸杞产量逐年递增:由第一年增速53.1%,第二年增速68.3%,第三年增速到.8%——到了第四年,枸杞亩产达到.6公斤。栽后1-4年优等品枸杞出等率,平均超过60%——这在枸杞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三)选育枸杞新品种
年,“大麻叶”枸杞良种普查标记打号时发现:枸杞园内虽然“大麻叶”良种枸杞的比例低,但有些枸杞园内个别优势单株结果性状特别突出,与周围的其它枸杞树相比,果实既多又大。
有了第一手调查资料后,技术人员根据群体选择育种的原理,制定了具体的选择项目和详细的选择标准,在第二年果实收获季节,技术人员按照上年调查记录在案的地方,在已选出的“大麻叶”良种中进一步初选出“大麻叶”优势单株株。
年,技术人员对初选出的株“大麻叶”优势单株,除进行单株统计产量外,按照叶片厚薄、每眼芽叶片数、结果枝生长状况、枝条节间长短、着果距、每芽眼花蕾数、花的大小、果实形状、果实整齐度、抗逆性、抗病虫能力等性状再一次进行了复选。
通过复选,从株大麻叶优势单株中复选出结果性状更加显著的优势单株株。
-年,连续两年对复选出的株复选单株进行实产测定和商品出等率统计。
通过实产测定和商品出等率统计,最后保留优良单株30株——这30株优良单株,通过硬枝扦插繁殖,于-年栽入枸杞生产管理站良繁场育苗育种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最后选出1株最优单株——
年-年,将这1株进行繁殖后,分别栽在中宁县枸杞生产管理站良繁场育苗基地和宋营五队科技示范户王文景、铁渠二队科技示范户严尽忠的枸杞园内,进行本县范围内的区域试验。
年,宁夏实施优质名牌枸杞基地建设项目时,项目专家组根据中宁枸杞生产管理站品种比较试验、小区试验和生产现场看到的结果,一致认为选出的这株新品系在早产、丰产、稳产、适应性、抗逆性、优质等方面,比原有“大麻叶”有显著的优势,暂定名为“大麻叶优系”,年,宁夏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把其定名为“宁杞4号”,决定从年开始在宁夏枸杞基地进行大面积推广。
由于“宁杞4号”具有好修剪、易管理、结果早、老眼果丰产的优点,茨农们很快出现了枸杞栽培的新高潮。
杨月凤图(四)探索成龄枸杞高产优质途径
幼龄枸杞早产高产技术研究,为成龄枸杞优质高产技术研究趟开了路子。枸杞之乡集中研究力量,将枸杞科技人员分成若干技术团队,对成龄枸杞的灌水技术、施肥技术、修剪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