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去!”
“我报名参加普查!”。
年11月,交通运输部就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工作在宁夏部署以来,宁夏交通运输系统的公路人迅速集结,背负着责任和使命,冲在急难险重岗位,毅然穿梭于山谷与河流之间,行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俯仰于显示屏与键盘之间,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用坚韧和智慧查出一个个风险点,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由于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复杂,宁夏是我国崩塌、滑坡、水毁等公路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积极推进公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宁夏交通运输厅精细谋划、科学组织,形成了一套适合宁夏地区公路承灾体普查的工作模式。而宁夏公路管理中心的刘刚,无愧于此次普查的“全能王”。
当普查工作的冲锋号角吹响时,他积极投入工作中来,同参与过试点工作的个人进行经验交流,深入学习试点地区普查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做法,为实施方案的制定提前谋划。试点工作完成后,因普查账号和普查软件尚未下发,他抓好此阶段空档期,积极落实普查资金,细化招标方案,将项目合理换分为两个标段,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咨询单位招投标工作,共引进地灾专业人次2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0人以上。专业技术团队涉及岩土工程、物探技术、公路工程、测绘工程及遥感等专业,为全面普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质量是普查成果的生命,质量控制是此次普查的关键环节,是科学、准确和真实地获取普查数据的重要保障。刘刚通过采取多组交叉采集、多人反复核对、专家组抽查等方式,确保采集范围覆盖各类灾害风险点、风险段,做到应采尽采,不留遗漏。
对于中卫市交通运输部门的普查员来说,因为有着试点的经验,年7月宁夏进入全面实施时,他们不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想尽一切办法,完成普查任务,同时,还对其他市县提供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中卫市公路普查员们带领普查专班技术组,召集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中宁县、海原县交通运输局召开4次工作推进会,针对会议提出的问题,和县(区)普查人员共同学习探讨“技术指南”,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细化“普查方案”,编制印发“常见问题解析指南”,并共同赴现场实地分析研判,共同提高。
“全区.千米高速公路、10.千米一级公路设施属性路段基础信息采集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点信息采集,座桥梁、29座(单洞)隧道基础信息补充采集。”面对任务,宁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普查员犯了愁,单单是养护路线的行政区划、路线桩号、具体坐标、建造年度,工作量都已经很大了,技术指南还要求详细采集每条线路的水毁、高边坡、滑坡、崩塌、泥石流、沉塌陷......
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区内公路承灾体采集工作,必须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必须抽调精干力量和技术设备多线作战来完成。宁夏交投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引进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通过高新技术手段辅助开展普查工作。同时,邀请交通运输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专家为所有普查人员开展现场培训。
时值盛夏,正是宁夏大地一年中的温度最高的季节,宁夏公路管理中心普查员又一次披上橘黄外衣,携带各类测量设备,戴上简单的防晒装备,穿梭在一条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上。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今年来,因气候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多次地质灾害造成的公路中断、阻塞。
有时为了完整的采集一处高路堤全貌照片,普查员们通常一座山,一座山的攀登,一张照片一张照片的采集。
野外作业时,每天为了能准确拍摄一张合格照片,宁夏公路普查员翻越泾几座大山;为了采集合格的信息,普查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在车来车往的公路上认真采集的样子。为尽快完成采集任务,全员集思广益,全力解决困难,一次采集不合格,二次采集、三次采集毫无怨言的样子。外业普查时,西海固野外空旷寂寥,风像刀子一样钻进身体里。为了保证样本拍摄质量,戴手套是不可能的,只能任凭双手裸露在外接受寒风的“洗礼”。从野外回来的时候,工作人员的手没有一只是完好的,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口子……
“普查员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全身投入此次普查中,践行了宁夏交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说。截至10月底,宁夏交通运输行业已完成高速公路调查里程.公里,完成比例%;普通国省干线.公里,完成比例97.02%;农村公路.公里,完成比例96.24%;桥梁座,完成比例98.03%;隧道35座,完成比例%。(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