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西瓜也能破坏土地!这是真的吗?宁夏戈壁种植西瓜危害真的有那么大吗?不久之后我们可能真的要跟宁夏硒砂瓜说再见了。在所有西瓜中,硒砂瓜一个头大、汁多爽甜、受到吃瓜人士的喜爱。硒砂瓜在全国种植范围很小,主要种植于宁夏中卫市的戈壁区,该地区生产的西瓜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硒、锌、铁等矿物元素,硒砂瓜由此得名。这里的硒砂瓜种植历史超过两百年,被誉为“中国硒砂瓜之乡”。
该西瓜的种植面积在万亩左右,产值高达20多亿。然而就在今年,在中卫市,硒砂瓜却被局部禁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种植硒砂瓜采用的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也就是压砂种植技术,
压砂种植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是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公分左右厚的碎石砂砾。砂砾作为覆盖材料,能有效阻挡强光照射,从而减少土壤里的水分蒸发。
我们都知道,西北地区的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西瓜的种植。也正因为如此,大面积的压砂地往往被用来种植西瓜,一年只种一茬。每亩可栽株左右,亩产量可达~斤,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从而使得硒砂瓜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惊人的6.1万公顷,总产量高达多万吨,每年营收20多亿元,当地通过种植硒砂瓜致富的农民不在少数。
然而,宁夏的硒砂瓜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在过去,很多瓜田都采用连续耕作的方式,导致压砂地肥力急剧下降,土质退化严重,病虫害也越来越猖獗。
一些瓜农为了提高产量,很大一部分都以南瓜作为根基进行西瓜嫁接,通过嫁接技术,硒砂瓜的产量勉强还能保持稳定,但是土地老化、水分流失、肥力下降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调查发现,硒砂瓜连续播种会导致压砂地土地板结,保肥效果变差,长此以往沙地的生态环境必将遭到重创。
在对宁夏香山地区的砂田及撂荒砂田进行研究时,人们发现种植硒砂瓜会导致砂石含量升高,土壤的含水量、速磷、速钾等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在种植5年之后便会显著下降。
研究也表明:在不同种植年限下,压砂地的土壤环境会出现明显变化,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群及土壤湿度呈现出下降趋势,脲酶活性、碱解氮、有机碳等含量也都有所下降。
也就是说,硒砂瓜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压砂地土壤含水量下降、肥力下降、加剧土地沙化、破坏土壤微生态等方面。除了这些负面影响之外,当地村民的一些行为也引发了“二次伤害”,进一步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系统。
因为硒砂瓜的种植离不开砂石颗粒的覆盖,而有些沙地却缺少天然的砂石,无法直接种植硒砂瓜。为了改造更多的压砂地,很多农民大肆垦殖、采挖砂石,破坏了山区地貌和地表植被。由于新沙地比老化沙地的西瓜产量更高,因此很多农民都倾向于在新沙地上投放更多的瓜苗,进一步加剧了新沙地的土壤老化进程。
第二,硒砂瓜是一种耗水量很大的农作物,在种子萌芽期、出苗期都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宁夏中部地区气候干燥,仅凭天然降雨量难以满足用水需求。
为了保证生产,硒砂瓜的整个生长期还需要人工额外补灌水,当地农户为了解决硒砂瓜的用水问题,大多采用人工机井进行补灌,灌溉面积呈扩大态势,地下水受到威胁。补灌用水额度超标,水资源严重浪费,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当地的生态发展。
目前看来,宁夏中部地区普遍干旱缺水,那里沟壑纵横,荒漠广布,干旱区占宁夏土地面积的45%。自从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每年从黄河引入4亿立方米水用于灌溉中部万余亩干旱土地,为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吴忠市的红寺堡区、同心县等地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农业用水。
黄河水资源来之不易,硒砂瓜的种植更应该规范起来。事实上,宁夏中卫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硒砂瓜种植带来的生态危机,开始在部分老化的压砂地上有序退出硒砂瓜种植,有一部分已经开始改种金银花等经济作物。
按照当前的形势来看,硒砂瓜的前景不太乐观,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进行转型,如通过适当轮作、合理套种、寻找替换品种等方式减少对沙地的影响。另外对于老化砂地,应该以生态修复为主,加强保护,不应该再过度消耗。有道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一定要保卫好我们的家园。
对于硒砂瓜的生态危害,您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