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党中央、人民政府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农村的人均收入上不去,中国的人均GDP值就上不去。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靖宇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年平均气温3.7℃,无霜期天,全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1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万人。年、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分别达到元元,分别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和56%。可见,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当前制约靖宇县农村经济的主要因素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增收受阻。我县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农业生产模式简单而落后,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收入不高,农民收入受阻。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产业结构调整慢。农民随大流跟风现象突出。我县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文盲、半文盲、小学毕业的人数占到农业人口的20%,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低,获得信息能力较弱。
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待提升。
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了一些问题。龙头企业少,小、弱问题突出,企业的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精深加工比重很小,技术含量和科技附加值都比较低,产品大多位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应有的再加工能力。
一些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如人参、林蛙、农特产品等,加工企业多为小型企业,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滞后,导致产业链条短,开发层次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加快发展我县农村经济的方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它的好坏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打造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和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公司+基地+推广体系+农户”的发展为模式,以林、参、蛙、菌、药、山珍等建设重点产业园区。
实施规模经营,走产业发展之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规模就是市场,规模就是效益。只有形成了规模生产,实现了产品的批量上市,才能降低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确保生产效益。
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鼓励农村党员、农村能人、专业大户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屯一特”的发展模式,扎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走特色旅游之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红色旅游、赤松核电站开工建设和交通网络建设凸显出的靖宇区位优势,在积极壮大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特色旅游、农家院旅游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推进服务业整体升级。
支持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其创业活动会给农村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极大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地方政府要坚持在政治上给待遇,政策上给优惠,发展上给空间,大力支持、扶持本土能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
加强农村教育培训,走科教兴农之路农民培训部门应以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目标,不断创新农民培训方式、方法,以阳光般温暖的双手和爱心服务三农,培养造就新一代农民。
结语
总之,如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切实根据我县农村实际,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手段,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基础设和人才素质教育,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